第(1/3)页 前世她正是后来考虑到这一点,所以十四年来一直很愧疚,不肯杀莫等闲,最后宁愿自己自杀,也要给那些有反叛之心的逆臣贼子一个教训,以儆效尤。 可是自己终究是造了反,篡了位。 给那些人留下了多么恶劣的影响! 自己重生一世,之所以那么愧疚,那么急切的想要还清亏欠,不也是因为这些愧疚吗? 可现在自己在做什么,自己放不下家人,放不下权势,放不下雁飞霜。 自己还觉得现在的莫等闲一无是处,觉得他万般皆下品,不成器。 可若是莫等闲重生,看到十八岁的自己,不也是会这样看吗? 情感和理智总是那么的冲突,那么的水火不相容,也就是这一刻水笼烟彻彻底底的意识到什么叫做纲常,什么叫做天道。 她前世所摒弃的一切世俗观念,全部都变成了一条条不可违背的法纪,全部变成了一副副救赎她自己的良药。 那些条条框框不是世俗,那些不是偏见,那些不是荼毒人的愚忠思想。 那些都是圣人定下的三纲五常,一条条冰冷而无情法令,如同天道一样的存在。 是自己没有看透背后的真相,是自己太过于肤浅,是自己执意要去破坏那些法律条文,所以最后弄得一身是伤还满心怨恨。 自己看不破反倒是怨恨莫等闲不给她留后路。 她只觉得后悔,非常的后悔。 眼泪不停的流出来,手里的酒杯打翻了。 她没有办法再坚强下去了,她喝不醉,可她多么的想喝醉,多么的想暂时的逃避这一切。 从前世到今生,她竟然花了二十二年才想清楚了这件事情,想清楚了什么是君臣之道。 她以为自己很聪慧,她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,她以为自己什么都胜于莫等闲。 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,可她自己啥也不是,却恬不知耻的还在嫌弃莫等闲万般皆下品。 真正胸怀宽广之人,是莫等闲而不是她。 前世,是莫等闲给了她退路,是莫等闲给了她时间去思考,去感悟,去悔悟这些事情。 所以她如今才能站在这里去思考这些问题。 若是莫等闲真对她下了狠手,直接将她围剿,她早就没有了今生,更何况那她这些悔改呢。 想及此,她更是后悔不迭,今日怎么能那么残忍对待莫等闲呢。 明明知道皇帝已经失明,高位瘫痪,可是自己却没有告诉他。 反而让莫等闲深深地受到了打击,独自承受了自己的父皇变成一个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废物。 这对莫等闲的心灵而言,是多大的伤害! 可自己还这么肆无忌惮的对他说道,我和莫思量在一起,是我和莫思量的事情,与我效忠于你,不冲突,也不应该混为一谈。 明明就是强词夺理! 子不杀伯仁,伯仁因子而死! 水笼烟的声音渐渐从喉间哭出来,声音渐渐的变大了。 她哭得有些撕心裂肺,哭得很是痛心,很是无奈,很是无助,很是后悔。 她多么的想让莫等闲知道自己的心情,可惜自己所熟悉的那个莫等闲并不在这里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