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拿着,给自己和孩子买点好的。别拒绝,这是爸爸的心意,也是我亏欠你和你母亲的……” 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与补偿之心。 陆敬文身份特殊,不能久留,但他几乎每个月都会想办法来住上一两天,看看女儿,也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,确保她们母女在村里不受委屈。 村里的乡亲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。他们不知道陆晚缇的具体来历,但都知道她是“自己人”,是革命战士的家眷,丈夫正在前线打仗。 于是,东家送来一把新摘的豆角,西家端来一碗刚磨的豆腐,邻居张大娘时常过来帮她缝缝补补,李大叔会默默地把院子的柴火堆得老高。 “白家媳妇,有啥事就言语一声,别客气。”村长每次路过小饭店,都会乐呵呵地叮嘱一句。 在这种被亲情和乡情紧密环绕的氛围里,陆晚缇的整个孕期过得异常平稳。 产婆都是白珊和几位有经验的婶娘早早预定好的。她几乎没为什么事情操过心,身体也被照顾得很好。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,行动渐渐不便,孕晚期时,陆晚缇便听从劝告,将小饭店暂时关门歇业。 “等孩子生了,身子养好了,再看情况开不开。”她对前来关心的老主顾们解释道。 白珊更是干脆,直接收拾了行李,带着自己刚满三岁的儿子,搬了过来常住。 “我在这儿,你夜里起身也好有个照应。我家那小子,也能帮你跑跑腿,捡捡柴火。”白珊的安排不容拒绝,陆晚缇知道,这是姐姐能给予的最踏实的安全感。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凌晨,陆晚缇顺利生下了一对龙凤胎。响亮的啼哭声划破寂静,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喜悦。 哥哥先出声,声音洪亮,小拳头攥得紧紧的;妹妹稍晚一些,哭声细细的,像小猫一样。 第(2/3)页